您的位置: > 火币数字货币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原文作者:SanTi Li, 风瑜,纳西妲

iMe 是基于 Telegram 开发的多功能Web3版本软件,可以更快速的理解为 Telegram 的Web3特殊加强版。 用户账户可以与 Telegram 无缝互通,内容完全同步,但是软件需要单独下载。

2021 年 6 月,iMe 的用户为 230 万,日活跃用户超过 20 万,截止 2024 年 9 月 目前 iME 已经拥有 1300 万的用户。3 年用户增长率达到 565% 左右。由于 iME 账户和 Telegram 账户完全通用,TG 的 9 亿用户也可随时无缝的使用 iMe 版本的 TG 软件。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通过图 2 简要对比可以明显看出,iMe 在 Telegram 原始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开发的多链 Wallet 功能,内置了多链 Multichain 的资产和相关的 Defi,Staking,payment 或 Binance Pay 带来的币安交易服务功能。这使得用户可以很轻松的在 TG 软件中应用Web3的功能性。(目前已支持 BTC, BSC, ETH, SOL,TON, Base, Arb, Matic, TRON, ZKsync,OP, Manta, RON, Celo, Fantom, Blast 等 18 条公链资产)用户可以直接将这些资产发送给 iMe TG 好友的钱包,并且可以利用不同资产在群组服务中互动。比如通过 Cryptobox 功能在 telegram 群组中进行空投与 crypto 红包的发送。

而这种开发模式,iMe 也带来了后续不断为软件开发与 TG 加入丰富功能的空间与并可以互补优化 TG 原始版本来不及优化的操作便利性(如整理类,AI 功能,语音转文字功能, 实时翻译等功能)

特别是基于 Google 翻译与 Chatgpt 的实时翻译功能,完美解决了很多Web3工作者的语言困境,可以直接在 Telegram 软件中解决语言翻译问题,大大增加了沟通效率。下图展示了 APP 版本的翻译功能:

深度解读Telegram Web3生态之翼:iMe Messenger LIME长期价值

$LIME 总量约为 10 亿个左右,流通率约为 61% 左右,由于 lime token 6 月开始进入了定期销毁活动周期,项目方通过 gas 费和提供的服务获得的 LIME 代币将被冻结,并定期销毁所以通证总量会逐渐降低,VC 等早期抛压已经完全释放。 在 2024 年年初项目的 FDV 在经历了 2 年多深度洗盘后,得到了一轮相对强力的估值反弹,由低点仅为 8 M 左右的估值拉升到 120 M 左右后,跟随整体大盘市场进入了回调期。

截止 2024 年 9 月 18 日左右,$Lime 的 FDV 在 37.5 M 左右波动。

通证功能性分析:

● 参与质押等各类 Defi 服务(Staking)

● 交易和操作的 Gas 费用, Telegram 内部好友转账的 gas 等

● 购买 Telegram 升级和 Ime 特殊版本服务

● 新:持有 10000 枚 token 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得 Ime 版本的高级会员服务

● 研发中的 AI 高级功能选择

● Cryptobox 应用(类似微信群红包的多链版本与空投)

● DAO 投票

● 广告和游戏服务等其他功能

CMC link:https://coinmarketcap.com/currencies/ime-lab/

通证安全审计机构:Certik

对于 iMe lime 的长期价值分析,可以先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索:

这一点也是许多人之前没有弄明白的点,iMe 与 TON 是类似于 Telegram 与 TON 之间的关系。TON 本身是基于 TG 底层开发的公链,所以对于 TON 的估值模型,也可以按照传统的公链估值与小程序 APP Center 的方式进行估值。无论是在 Telegram 的原始版本,还是在 iMe 版本中,TON 和相关项目小程序都是正常使用的。

但与原始 TG 不同的是,iMe 的集成系统中,也在主界面增加了对于 TON 链的支持,使操作手感更像微信或者日常使用的 Wallet 感觉(如 I'm token, TP 等)。而基础 TG 的聊天框内嵌式 wallet 也依旧可以正常使用,但由于内嵌聊天框式的钱包很容易和群聊等日常对话混淆,所以我更喜欢这种在 UI 上增加功能的开发模式。由于其对于传统 TG 额外的补充性和独立功能开发性,后续 TON 与 iMe 的额外开发空间也进一步提高了。

本文阐述了 Telegram 的Web3特殊版本的 iMe Messenger 的独特之处,特点功能,多链配置与其为 Telegram 生态进行优化与价值拓展的潜力性。同时也对其通证经济与被低估的缘由进行了解读,Telegram 作为隐私性与开放性的代表社交与即时通讯生态,充分展示了在Web3领域的潜力与价值。

而对于熟悉微信支付的用户来说,微信的支柱功能:支付,社区应用,各类入口功能,与小程序拓展。也恰好更加类似于 iMe 版本的 Telegram 的产品逻辑,iMe 对于 Telegram 的支付与好友转账,群应用,额外交易所操作,Ai 等进行了集中重点的开发,从另一个角度冷静分析,Telegram 利好于Web3应用的也许恰恰也这种模式。但由于讲解内容的缺失,导致生态用户虽多,但客观 review 数量却缺少,这也是造成其估值不足的原因之一。而发掘被低估项目的价值就成了一件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投资有风险,纵然稳如黄金,也会在极端情况下曾经经历大幅的下降,永远都要对市场与风云变化的经济抱有敬畏之心。也希望大家能够发现更多优质的被低估的项目。

(P.S. 估值的推断仅为分析分享,并非购买建议)


关于「链抽象」的常见误解

一、只有尾部的链和应用才需要链抽象,头部不需要

我们从两个角度论证这种观念的错误之处:

  • 现状并非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

  • 未来不可能建立在单链之上,也不会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

目前的多链生态并非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链抽象」。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C 端用户的社交媒体流量感知与链的实际运营状况之间并不对等。

1)风头正盛的 Base 链的真正起量始于 3 月,距今也只有 8 个月的历史。从向以太坊提交的 blob 数量看,Base 的优势并非碾压性的。

2)从 TVL 角度,一些 C 端用户当下感知不明显的 L2,比如 Arbitrum, Mantle 等沉淀了大量的 TVL,而链抽象可以将这部分沉淀的流动性真正利用起来。

3)从月活角度,Solana 遥遥领先,500 万月活以上的公链共有 9 个, TON 和 Aptos 都超过了 Ethereum。

4)从费用角度,排名前 5 位的是 Ethereum, Tron, Bitcoin, Solana 和 BNB,就连 10 名开外的 Polygon, Blast, TON, Starknet 一年也可以产生 2000-3000 万美元的费用收入,认为这些链「没有流量」是不合理的。

面对破碎的多链现状,有两种「去碎片化」思路:

  • 一种认为多链是未来,链抽象帮助解决碎片化问题,让用户在多链之间畅通无阻。

  • 一种认为单链是未来,目前的小碎片之后都会灭亡,应该集中资源发展强势 L1。

单链未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1)任何单体链的扩容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你对 Web3 的未来有信心,就不会天真地认为能将整个 Web3 建立在一个状态机上。

2)不存在完美的链,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之间总要做权衡,不同链的优势是相对场景而言的。

3)依赖单一链=集中风险,如果出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4)单一、集中的生态系统是对创新性的扼杀和去中心化精神的背离。

未来也不可能「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链抽象」。

1)愈发多元的 L2 生态:目前 L2 Beat 收录的 L2 超过了 100 条,待上线的超过 80 条。Unichain, Movement 等也将登场,我们无法预测一年后前三大 L2 的位置是否还和今日一致。

2)新 EVM L1 的崛起:新兴的并行 EVM L1,如 Monad, Sei 等因可扩展性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资本青睐。Berachain 也吸引了大量社区成员。

3)非 EVM 生态的活跃:Solana 上出现了 Sonic 这样 EVM 兼容的 L2 项目。Move 语言的 Sui, Aptos 因技术创新备受青睐,生态也初具规模。

4)Appchain 部署门槛持续降低:@AndreCronjeTech 曾发文表示 L2/Appchain 的建造复杂性被低估了,而评论区的 @ItsAlwaysZonny 和 @0xkatz 在十几分钟内就部署好了一条 andrechain,并且表示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只需要一千美元。

总结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多链未来,链抽象的到来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二、链抽象把风险也抽象了,会带来安全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三个要点:

  • 在链抽象的交易逻辑下,用户对每笔交易的底层交互逻辑保有知情权。

  • 链抽象的出发点并非去干涉用户与什么 dApp 交互的决策,而是使用户做好的决策更无感、更高效地得到执行。

  • 有很多种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判断要不要信任 dApp。

首先,链抽象并没有剥夺用户知情权,或者掩盖底层交互。用户随时可以检查每一笔交易的详情。

其次,链抽象也不会平白无故提高用户和所谓不安全 dApp 的交互意愿和频率。

一个事实是:当用户计划使用一款 dApp 的时候,已经默认「该 dApp 会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链,并且产生值得信任的交互」。

是用户的信任驱使其做出与 dApp 交互的决策,链抽象并非干涉用户决策,只是在用户决策之后提高了交互效率。

所以交互安全问题的核心还是用户如何决策,而不在于决策后如何执行。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案去帮助用户思考和决策要不要信任某个 dApp,链抽象方案的风控层是其中之一。

三、链抽象并没有根本上解决碎片化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大单体链沙文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说白了这不是链抽象的问题,而是提问者的幻想。

我们从两个受众群体出发去定义碎片化问题的解决。

对于用户来说,碎片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需要在多链之间手动桥接,需要准备不同的 gas 代币,需要频繁在多链之间管理余额。

而链抽象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允许用户使用任意链的任意代币余额和任意 dApp 交互,任意链上的流动性在购买力上都是等效的。

对于开发者来说,碎片化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

1)全链部署智能合约,但用户侧体验的割裂依然存在。

2)只在一条链上部署,但可以被任意链的用户访问,可以无缝引入其余链的流动性,这就是链抽象的解决方案。

所以链抽象已经可以从用户侧和开发者侧都解决碎片化问题。

至于所谓的完全统一底层区块链流动性,这是不可行的。不同区块链之间存在共识机制、数据结构和经济模型等的根本差异,不可能做到原子化的等效,否则就还是回到了要在单一链上建立整个 Web3 的问题。

关于我们

火币下载官方app|火币iOS版|火币安卓版|火币电脑网页版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火币 (huobi)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htx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