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火币数字货币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对话倪大:华语大V的从0到1,方法论大曝光|OKX的朋友们03期

嘉宾寄语:OKX 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在产品上的发力一直是走在行业的前端,在合规上 OKX 也在一直追求,希望在今后 OKX 能继续秉承以用户为本,不作恶的态度来服务于加密货币的小伙伴们。

对话倪大:华语大V的从0到1,方法论大曝光|OKX的朋友们03期

倪大(Phyrex_Ni),华语大 V,聚焦宏观与链上数据内容,同时关注 ETF 与汇率市场, 3 年来,坚持输出有自己风格的内容,从 0 到 1 成长为拥有 25 万粉丝的华语大 V。

我们好奇是什么驱动一个人转型Web3后,长期坚持在社交媒体上内容输出。因此 OKX 特别邀请其成为《OKX 的朋友们》系列专题的分享嘉宾,希望他的转型之路以及对行业现状的理解,以及自身是如何成为华语大 V 的方法论对您有所帮助。

《OKX 的朋友们系列》是 OKX 特别出品的专题栏目,由 OKX 官方社区大使 Mercy(@Mercy_okx)主持,旨在通过挖掘不同背景的 KOL 从业故事、行业思考与经验教训,供新手用户学习参考。

一、谈跨界Web3的契机

1、Mercy@Mercy_okx: 是什么契机让你进入了Web3领域?过往工作经历对现在发展有哪些帮助?

倪大@Phyrex_Ni: 我的职业生涯起步于传统电视台,在那里我制作了中国首个网络游戏节目。此后,我一直在游戏行业深耕,特别关注儿童游戏市场。到 2017 年和 2018 年期间,我负责一家公司在游戏领域的投资和并购,专注于儿童游戏领域。

我们与奥飞、灵动等多家知名玩具公司合作,开发了许多授权类游戏。尽管手握不少优质 IP,但由于当时主要推出的是页游,恰逢市场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整体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2017 年,公司资金链开始紧张,老板建议我们尝试区块链领域。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经验,投资亏损惨重。这次失败促使我开始认真研究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市场。

2019 年,我们将重心转向了 Cosmos 和波卡生态,押注这一赛道。我们投资了多个波卡生态项目,并购入了大量波卡代币。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区块链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2021 年,我意识到小型机构难以获得优质项目的投资机会,于是开始考虑转型。我们团队每周都会进行一些分享,起初只是在朋友圈发发,后来在朋友建议下,内容逐渐搬到公众号上。

2021 年 10 月 12 日,我正式开始在 Twitter 上分享内容。起初,我尝试做英文内容,但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足,于是转向专注中文内容创作。

就这样,我踏上了 Twitter 的内容创作之路。随着公司规模缩减,我把更多精力放在内容创作上。如今,我主要以发布推文为主,同时兼顾其他事务。

这就是我进入Web3行业的历程,也是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内容的起点。通过不断学习与分享,我逐步在这个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

二、以自己为样本,谈成为大 V 的方法论

2、Mercy@Mercy_okx: 作为拥有 25 万粉丝的 Twitter 大 V,如何长期坚持输出优质宏观内容?

倪大@Phyrex_Ni: 其实最初并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更多是源于自我成长和学习的需求。2021 年 5 月 19 日市场大跌后,我对市场判断感到迷茫,开始研究数据分析以寻找方向。

最初接触了一些链上数据分析工具,发现相比 K 线,数据分析更客观、直观,适合我。我每天深入研究这些数据并记录分析结果,作为自我复盘和学习的手段。

随着时间推移,我意识到仅依赖链上数据是不够的。2021 年底美联储加息消息让我认识到宏观经济对市场的深远影响,这推动我开始研究宏观经济,并将链上数据、宏观经济和技术分析等多维度结合,形成更全面的分析框架。

我坚持输出内容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对自己负责,通过写作梳理思路,提升分析能力;二是希望帮助其他曾感到迷茫的投资者。我深知投资中的困惑,希望我的分享能为他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长期坚持的关键在于真诚与热爱。每篇分析都基于自身的交易决策,这种对自我负责的态度自然流露出真诚。同时,对领域的持续探索让我保持热情,即使在市场低迷时,我依然能从中获得成长与乐趣。

3、Mercy@Mercy_okx: 你认为个人 IP 与普通 KOL 有何区别?内容输出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倪大@Phyrex_Ni: 个人 IP 与普通 KOL 的区别在于影响力的定位和使用方式。个人 IP 更侧重通过影响力实现长期诉求,而 KOL 则更多关注流量变现。

作为个人 IP,我注重在公域流量中建立影响力,专注于 Twitter,而不经营其他社交平台或付费群组。这让我能专注提升内容质量,扩大影响力。

内容输出方面,我始终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创作,每篇文章都基于我的交易决策和思考,确保内容的真实与实用性,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

我认为,有价值的个人 IP 应致力于为行业和用户创造长期价值,而非仅追求流量变现。与 Solana 的合作便基于理念共鸣,而非金钱交易,旨在帮助优质项目和社区创造实际价值。

个人 IP 应具备长远视角,放眼于推动行业发展和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专注短期利益。

4、Mercy@Mercy_okx: 从 0 到 25 万粉丝,有什么方法论给新人借鉴?

倪大@Phyrex_Ni: 对新人而言,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借鉴:

首先,真诚最为重要。无论对自己还是粉丝,都要保持真诚。我发布的每条内容都是基于自身的投资决策,这种态度让内容更具价值,也更容易赢得信任。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不盲目跟风。找到你真正感兴趣并有一定积累的领域,深入研究,才能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

第三,耐心与毅力至关重要。成功无法一蹴而就,我用了三年发布 18 万条推文,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只是追求流量或收益,很难坚持下去。

第四,持续学习成长。市场在变化,知识也需不断更新。我从链上数据到宏观经济,再到多维度结合,始终在学习新方法。

第五,积极互动。在早期,可以通过大 V 评论区获得曝光,但要确保评论有建设性。同时认真对待评论区的反馈,善待互动。

最后,内容为核心。流量固然重要,但如果无法持续输出有价值内容,流量终将流失。因此,专注提升内容质量,而非纯粹追求数字。

总的来说,打造个人 IP 需要时间与热情,找到热爱的领域,持续学习与分享,才能建立长期价值。

5、Mercy@Mercy_okx: 华语大 V 身份是否为你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倪大@Phyrex_Ni: 成为有影响力的大 V 确实为我带来了许多机会与便利,但我更重视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非单纯追求个人利益。

以我与 Solana 的合作为例,目前我们之间并无金钱交易。我参与 Solana 社区的工作,如视频制作和会议参与,都是自费进行的,因为我相信 Solana 项目的潜力,期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这一生态。

我认为,获得一定影响力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种影响力做出积极的贡献。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向更多人介绍华语区的优质项目,改变他们对这些项目的刻板印象。

同时,我也努力将海外优质项目引入华语社区。我的目标不是简单推广,而是通过深入分析与介绍,使社区成员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项目,并作出独立判断。

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但我相信它能产生更长远的价值。这不仅帮助我建立更深厚的行业洞察,还能让我结识更多优秀的项目方与投资者,这些都是金钱无法直接买到的资源。

总的来说,我更看重的是如何利用这一身份创造价值,而非如何从中获利。我坚信,只有真正为行业和用户创造了价值,才能在长期中获得持续的支持与认可。

6、Mercy@Mercy_okx: 与上轮周期相比,KOL 生态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倪大@Phyrex_Ni: 确实,这一轮周期中 KOL 的生态位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先,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减弱,而个人 KOL 和自媒体的影响力在增强。个人 KOL 能够提供更及时、专业、深入的内容,特别是在链上数据分析领域,他们的反应速度和专业度往往超越传统媒体。

其次,细分领域的专家型 KOL 逐渐增多。随着市场的复杂化,单一维度的分析无法全面解释市场。能够在特定领域提供深度洞察的 KOL 越来越受欢迎,如专注宏观经济或特定技术领域的分析师。

第三,KOL 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信息传播上,更在于信息的解读与分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帮助用户理解信息并提供洞见的内容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第四,项目方对 KOL 的合作也在演变。合作不再是简单的付费宣传,而是寻求深度合作,通过 KOL 真正触达并教育用户。

最后,真正优质的 KOL 在这一轮周期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市场愈发成熟,用户的鉴别能力提高,只有持续提供有价值内容的 KOL 才能长期获得用户的信任与支持。

总的来说,KOL 的生态正向更专业、细分和深度发展,这对整个行业而言是积极信号,意味着信息质量在提升,用户能够获取更有价值的内容。

三、结缘 OKX 的趣事

7、Mercy@Mercy_okx:KOL 圈子的噪音还比较大,很容易丢掉初心,你是如何调节心态,坚持自我的呢?

倪大@Phyrex_Ni: 我始终保持着一种"我只是个普通的搬砖的人"的心态。我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很多人只要愿意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都可以做到。这种认知让我始终保持谦逊,不敢有丝毫的骄傲自满。

其次,我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影响力来之不易,它是许多支持我的人共同给予的。这种影响力不是我个人的成就,而是一种责任。我深知如果我做出任何逾越的行为,都可能很快失去这种支持。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的一切,不要做出任何可能会消耗这种信任的行为。

再者,我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当你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后,你会发现做正确的事情变得更加容易。比如,我经常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帮助一些资金量较小、但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这些事情可能不会给我带来直接的利益,但它们让我感到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此外,我一直保持着对行业的热情和好奇心。我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现象,这种持续学习的状态让我保持谦逊,也让我能够不断为社区提供价值。

最后,我认为保持初心的关键在于始终记住自己为什么开始做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初的动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市场,做出更好的交易决策。现在,虽然我的角色有所变化,但这个核心目标并没有改变。我仍然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这个市场。

总的来说,保持初心需要不断的自省和警醒。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每天都提醒自己,保持谦逊,珍惜现有的一切,并且始终致力于为他人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中长期保持影响力和信誉。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参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OKX 立场。本文无意提供 (i) 投资建议或投资推荐; (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 (iii)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我们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s)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大幅波动。您应该根据您的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投资专业人士。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关于「链抽象」的常见误解

一、只有尾部的链和应用才需要链抽象,头部不需要

我们从两个角度论证这种观念的错误之处:

  • 现状并非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

  • 未来不可能建立在单链之上,也不会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

目前的多链生态并非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链抽象」。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C 端用户的社交媒体流量感知与链的实际运营状况之间并不对等。

1)风头正盛的 Base 链的真正起量始于 3 月,距今也只有 8 个月的历史。从向以太坊提交的 blob 数量看,Base 的优势并非碾压性的。

2)从 TVL 角度,一些 C 端用户当下感知不明显的 L2,比如 Arbitrum, Mantle 等沉淀了大量的 TVL,而链抽象可以将这部分沉淀的流动性真正利用起来。

3)从月活角度,Solana 遥遥领先,500 万月活以上的公链共有 9 个, TON 和 Aptos 都超过了 Ethereum。

4)从费用角度,排名前 5 位的是 Ethereum, Tron, Bitcoin, Solana 和 BNB,就连 10 名开外的 Polygon, Blast, TON, Starknet 一年也可以产生 2000-3000 万美元的费用收入,认为这些链「没有流量」是不合理的。

面对破碎的多链现状,有两种「去碎片化」思路:

  • 一种认为多链是未来,链抽象帮助解决碎片化问题,让用户在多链之间畅通无阻。

  • 一种认为单链是未来,目前的小碎片之后都会灭亡,应该集中资源发展强势 L1。

单链未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1)任何单体链的扩容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你对 Web3 的未来有信心,就不会天真地认为能将整个 Web3 建立在一个状态机上。

2)不存在完美的链,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之间总要做权衡,不同链的优势是相对场景而言的。

3)依赖单一链=集中风险,如果出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4)单一、集中的生态系统是对创新性的扼杀和去中心化精神的背离。

未来也不可能「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链抽象」。

1)愈发多元的 L2 生态:目前 L2 Beat 收录的 L2 超过了 100 条,待上线的超过 80 条。Unichain, Movement 等也将登场,我们无法预测一年后前三大 L2 的位置是否还和今日一致。

2)新 EVM L1 的崛起:新兴的并行 EVM L1,如 Monad, Sei 等因可扩展性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资本青睐。Berachain 也吸引了大量社区成员。

3)非 EVM 生态的活跃:Solana 上出现了 Sonic 这样 EVM 兼容的 L2 项目。Move 语言的 Sui, Aptos 因技术创新备受青睐,生态也初具规模。

4)Appchain 部署门槛持续降低:@AndreCronjeTech 曾发文表示 L2/Appchain 的建造复杂性被低估了,而评论区的 @ItsAlwaysZonny 和 @0xkatz 在十几分钟内就部署好了一条 andrechain,并且表示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只需要一千美元。

总结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多链未来,链抽象的到来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二、链抽象把风险也抽象了,会带来安全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三个要点:

  • 在链抽象的交易逻辑下,用户对每笔交易的底层交互逻辑保有知情权。

  • 链抽象的出发点并非去干涉用户与什么 dApp 交互的决策,而是使用户做好的决策更无感、更高效地得到执行。

  • 有很多种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判断要不要信任 dApp。

首先,链抽象并没有剥夺用户知情权,或者掩盖底层交互。用户随时可以检查每一笔交易的详情。

其次,链抽象也不会平白无故提高用户和所谓不安全 dApp 的交互意愿和频率。

一个事实是:当用户计划使用一款 dApp 的时候,已经默认「该 dApp 会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链,并且产生值得信任的交互」。

是用户的信任驱使其做出与 dApp 交互的决策,链抽象并非干涉用户决策,只是在用户决策之后提高了交互效率。

所以交互安全问题的核心还是用户如何决策,而不在于决策后如何执行。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案去帮助用户思考和决策要不要信任某个 dApp,链抽象方案的风控层是其中之一。

三、链抽象并没有根本上解决碎片化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大单体链沙文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说白了这不是链抽象的问题,而是提问者的幻想。

我们从两个受众群体出发去定义碎片化问题的解决。

对于用户来说,碎片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需要在多链之间手动桥接,需要准备不同的 gas 代币,需要频繁在多链之间管理余额。

而链抽象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允许用户使用任意链的任意代币余额和任意 dApp 交互,任意链上的流动性在购买力上都是等效的。

对于开发者来说,碎片化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

1)全链部署智能合约,但用户侧体验的割裂依然存在。

2)只在一条链上部署,但可以被任意链的用户访问,可以无缝引入其余链的流动性,这就是链抽象的解决方案。

所以链抽象已经可以从用户侧和开发者侧都解决碎片化问题。

至于所谓的完全统一底层区块链流动性,这是不可行的。不同区块链之间存在共识机制、数据结构和经济模型等的根本差异,不可能做到原子化的等效,否则就还是回到了要在单一链上建立整个 Web3 的问题。

关于我们

火币下载官方app|火币iOS版|火币安卓版|火币电脑网页版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火币 (huobi)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htx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