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火币数字货币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Devcon要来了,项目创始人们该如何打造社交影响力?

原文作者:Ish Verduzco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上周,我飞到纽约市,为加密货币创始人举办了一场研讨会。

目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些可以立即实施的基本社交技巧。

以下是我演讲的摘要。

为什么要建立社交影响力?

一个活跃的社交影响力可以帮助:

  • 增加销售

  • 吸引人才

  • 建立合作关系

  • 获得融资

  • 获取用户

  • 收集产品反馈

  • 建设社区

我在上一家创业公司担任增长负责人,当我们首次推出公测版时,得益于在线影响力,我们立即获得了 1, 000 次下载。

更多详情见此。

我有朋友仅凭在线影响力就筹集了大量资金,组建了整个团队,并达成了重要合作。

如果你仍然怀疑这是否值得,请看以下内容:

Chris Bakke:

在我们经营上一家公司的时候,仅通过我的个人 Twitter 账户,在 2021-2022 年间就创造了超过 300 万美元的收入(当时我的粉丝还少很多)。

Devcon要来了,项目创始人们该如何打造社交影响力?

如何在经营公司的同时做好社交?

时间有限,事情繁多,或许你觉得内容创作不是你的强项。

以下是 5 个建议,帮助你从今天开始:

建议 #1 :专注于一个平台

选择你的目标受众最常活跃的平台

找出 10-20 位拥有你理想受众的创作者

关注他们并研究他们的内容

对前 5 个账号设置通知

与他们的内容及回复中的人互动

在掌握一个平台后,再考虑扩展到第二个

建议 #2 :专门安排创作时间

把在线存在看作工作的一部分

人们更愿意关注个人,而非品牌

至少投入 10% 的时间在这上面

每周抽出几个小时集中创作内容

使用 Typefully 或 Bluecast 提前安排下一周的内容

每天进行社区管理

建议 #3 :利用提示和每日主题

提示示例:

「用简单的话解释你的工作」

「分享你是如何想到产品创意的」

更多提示可以在这里找到

主题示例:

  • 周一 - 思想领导

  • 周二 - 社区亮点

  • 周三 - 公司动态

  • 周四 - 产品营销

  • 周五 - 创始人反思

建议 #4 :寻求团队的支持

如果你感到困难,可以请团队帮忙:

  • 通过采访你来挖掘故事

  • 帮助编辑和格式化你的社交媒体内容

  • 在你的帖子发布后积极互动

不要

  • 让别人完全接管你的账号

  • 想太多。先行动,收集数据,再进行优化

建议 #5 :赋予员工更多权力

  • 把员工看作「内部的 KOL」

  • 鼓励他们在线分享专业知识

  • 允许他们建立自己的受众群体并为品牌代言

  • 利用员工网络来传播公司的内容

  • 开设一个 Slack 频道用于公司社交帖子,促进互动

  • 形成一种积极在线的文化

最后,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创始人在线形象应该包括:

  • 持续定期发布内容

  • 积极参与动态互动

  • 分享专业领域的知识

  • 不让人觉得总是在推销产品

  • 分享个人生活(如爱好或兴趣)

  • 保持轻松幽默的态度

  • 不把社交媒体仅仅视为宣传工具

  • 展现个人魅力

总结

  • 从一个社交平台开始

  • 每周留出专门时间进行创作

  • 利用提示和主题来克服写作障碍

  • 借助团队的力量挖掘你的故事

  • 鼓励员工建立自己的在线形象

额外建议:享受这个过程。这是社交媒体。


关于「链抽象」的常见误解

一、只有尾部的链和应用才需要链抽象,头部不需要

我们从两个角度论证这种观念的错误之处:

  • 现状并非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

  • 未来不可能建立在单链之上,也不会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

目前的多链生态并非 「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链抽象」。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C 端用户的社交媒体流量感知与链的实际运营状况之间并不对等。

1)风头正盛的 Base 链的真正起量始于 3 月,距今也只有 8 个月的历史。从向以太坊提交的 blob 数量看,Base 的优势并非碾压性的。

2)从 TVL 角度,一些 C 端用户当下感知不明显的 L2,比如 Arbitrum, Mantle 等沉淀了大量的 TVL,而链抽象可以将这部分沉淀的流动性真正利用起来。

3)从月活角度,Solana 遥遥领先,500 万月活以上的公链共有 9 个, TON 和 Aptos 都超过了 Ethereum。

4)从费用角度,排名前 5 位的是 Ethereum, Tron, Bitcoin, Solana 和 BNB,就连 10 名开外的 Polygon, Blast, TON, Starknet 一年也可以产生 2000-3000 万美元的费用收入,认为这些链「没有流量」是不合理的。

面对破碎的多链现状,有两种「去碎片化」思路:

  • 一种认为多链是未来,链抽象帮助解决碎片化问题,让用户在多链之间畅通无阻。

  • 一种认为单链是未来,目前的小碎片之后都会灭亡,应该集中资源发展强势 L1。

单链未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1)任何单体链的扩容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你对 Web3 的未来有信心,就不会天真地认为能将整个 Web3 建立在一个状态机上。

2)不存在完美的链,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之间总要做权衡,不同链的优势是相对场景而言的。

3)依赖单一链=集中风险,如果出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4)单一、集中的生态系统是对创新性的扼杀和去中心化精神的背离。

未来也不可能「只有头部链和应用有流量,所以不需要链抽象」。

1)愈发多元的 L2 生态:目前 L2 Beat 收录的 L2 超过了 100 条,待上线的超过 80 条。Unichain, Movement 等也将登场,我们无法预测一年后前三大 L2 的位置是否还和今日一致。

2)新 EVM L1 的崛起:新兴的并行 EVM L1,如 Monad, Sei 等因可扩展性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资本青睐。Berachain 也吸引了大量社区成员。

3)非 EVM 生态的活跃:Solana 上出现了 Sonic 这样 EVM 兼容的 L2 项目。Move 语言的 Sui, Aptos 因技术创新备受青睐,生态也初具规模。

4)Appchain 部署门槛持续降低:@AndreCronjeTech 曾发文表示 L2/Appchain 的建造复杂性被低估了,而评论区的 @ItsAlwaysZonny 和 @0xkatz 在十几分钟内就部署好了一条 andrechain,并且表示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只需要一千美元。

总结来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多链未来,链抽象的到来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二、链抽象把风险也抽象了,会带来安全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包括三个要点:

  • 在链抽象的交易逻辑下,用户对每笔交易的底层交互逻辑保有知情权。

  • 链抽象的出发点并非去干涉用户与什么 dApp 交互的决策,而是使用户做好的决策更无感、更高效地得到执行。

  • 有很多种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判断要不要信任 dApp。

首先,链抽象并没有剥夺用户知情权,或者掩盖底层交互。用户随时可以检查每一笔交易的详情。

其次,链抽象也不会平白无故提高用户和所谓不安全 dApp 的交互意愿和频率。

一个事实是:当用户计划使用一款 dApp 的时候,已经默认「该 dApp 会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链,并且产生值得信任的交互」。

是用户的信任驱使其做出与 dApp 交互的决策,链抽象并非干涉用户决策,只是在用户决策之后提高了交互效率。

所以交互安全问题的核心还是用户如何决策,而不在于决策后如何执行。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案去帮助用户思考和决策要不要信任某个 dApp,链抽象方案的风控层是其中之一。

三、链抽象并没有根本上解决碎片化问题

这个问题的提出和大单体链沙文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说白了这不是链抽象的问题,而是提问者的幻想。

我们从两个受众群体出发去定义碎片化问题的解决。

对于用户来说,碎片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需要在多链之间手动桥接,需要准备不同的 gas 代币,需要频繁在多链之间管理余额。

而链抽象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允许用户使用任意链的任意代币余额和任意 dApp 交互,任意链上的流动性在购买力上都是等效的。

对于开发者来说,碎片化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

1)全链部署智能合约,但用户侧体验的割裂依然存在。

2)只在一条链上部署,但可以被任意链的用户访问,可以无缝引入其余链的流动性,这就是链抽象的解决方案。

所以链抽象已经可以从用户侧和开发者侧都解决碎片化问题。

至于所谓的完全统一底层区块链流动性,这是不可行的。不同区块链之间存在共识机制、数据结构和经济模型等的根本差异,不可能做到原子化的等效,否则就还是回到了要在单一链上建立整个 Web3 的问题。

关于我们

火币下载官方app|火币iOS版|火币安卓版|火币电脑网页版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火币 (huobi)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htx
QR code